巴馬長壽歷史記載
據考證,巴馬歷史上屬桂林郡轄屬。也稱百越之地。為五嶺之南,即嶺南地區。唐朝以前,嶺南與中原交通不便,經濟文化交往受到阻礙。直至唐朝宰相張九齡將大庚嶺開鑿出“梅嶺古道”后,嶺南地區才逐漸繁榮起來。巴馬在北宋時期就有長壽老人的記載。北宋徽宗年間,當時遭貶的宰相王安中在柳州居官,見到巴馬來的103歲龔姓老人,感嘆不已,隨即贈詩云:
兩龔千載人,其裔亦近道。
行年百有三,幼婦已華晧。
誰謂吳嶺南,有此六朝老。
迥然瘴霧中,卻笑彭祖夭。
可見巴馬很早就是長壽之鄉。
清朝皇帝康熙、乾隆曾各自舉辦過兩次“千叟宴”,每次都有來自桂林郡的長壽老人。最值得提及的是,乾隆五十年舉行的“千叟宴”上,有一壽星也來自巴馬,當時已141歲。乾隆親自為其斟酒,并與大才子紀曉嵐現場做出千古絕對
花甲重開,外加三七歲月
古稀雙慶,內多一個春秋
其中,“花甲”為六十年,“重開”則為一百二十年,“三七歲月”即為二十一年,合則為141歲之意;“古稀雙慶”即為兩個七十也即一百四十,“內多一個春秋”就是一年,合數也是141歲。一時成為佳話。
乾隆六十年,乾隆皇帝已85歲高齡,遂把皇位傳于嘉慶。故該年也即為嘉慶元年。為此特舉辦聲勢浩大的“千叟宴”。凡70歲以上者皆可參加。當時最高壽者為106歲的熊國沛老人,另一百歲老人為邱成龍。乾隆稱他們“百歲壽民”,“升平人瑞”,賞六品頂戴花翎。據巴馬縣志記載,熊國沛既是巴馬人,不過當時巴馬為東蘭州同屬慶遠府(今宜州市)。熊家祠堂至今記載該事,不僅保留當年的六品頂戴,還有當時乾隆皇帝御筆題詞“天賜長壽”牌匾以及乾隆的贈詩
人生常羨神仙游
舉杯邀月嘆春秋
升平人瑞賀百歲
天賜長壽屬田州
其中,“田州”是明朝巴馬屬轄州府的稱謂。
可見,巴馬長壽應屬源遠流長。
了解更多巴馬長壽養生知識請登陸http://www.www.www71tyc.com/